4月10日,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林果所副所长、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干果创新团队张家口综合试验推广站站长王秀荣,邀请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河北农业大学专家前往市农科院林果所试验基地,对今年开展的杏树遮阳示范效果进行现场检测。而这项利用遮阳材料遮盖推迟杏花期的新技术属国内首创,杏花期霜冻灾害发生率有效降低90%以上。
杏树属我国北方特别是张家口市落叶果树中最耐瘠薄、抗旱性和适应性最强的树种之一,是重要的经济林品种,亩均年收入可达1000元以上,且已形成杏仁、杏脯、杏仁油、杏仁粉、活性炭等完整的深加工产业链条,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是农民稳定脱贫的重要支柱。但由于杏树为先开花后出叶的树种,极易发生晚霜低温导致的霜冻灾害,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因此成为制约杏扁产业发展壮大的普遍性难题。多年来,国内农业科技人员从提升杏扁抗冻性的角度进行了花期喷防冻剂、土炉加热、熏烟等技术探索,效果均不明显。
据王秀荣介绍,市农业科学院专家团队另辟蹊径,在国内首次探索利用物理手段推迟杏扁花期以错开晚霜发生时节的办法,利用遮阳材料遮盖杏扁树冠,降低树体和花芽的温度,减缓花芽发育进程,使花芽生长环境达不到需求积温,从而推迟花期规避霜冻灾害,据测算,总有效率可达到90%以上。
2个月前,专家团队开展了杏树遮阳装置布设工作。目前,正值盛花期,遮阳与未遮阳区域的杏树开花时间形成鲜明对比。经专家实地查看,采用遮阳处理的杏树花期比自然环境下推迟5—8天,为解决杏树冻花冻果问题开辟了新路径,为果农增产增收提供了技术支撑,对推动张家口杏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记者 武殿森 通讯员 吕丽霞 李丹)
编辑:帆帆
来源:河山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