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国产芯片企业扎堆IPO,估值或提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4:28:00    

上市4年,一夜翻身,寒武纪终于赚到钱了。

近日AI芯片设计企业寒武纪交出了一份震惊市场的一季报。财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寒武纪实现营收11.11亿元,同比增长达到了惊人的4230.22%,实现归母净利润3.55亿,同比增长256.82%,实现扭亏为盈。值得一提的是,寒武纪11.11亿元的营收几乎相当于2024年全年的收入,在此之前,它已经烧掉了整整54亿元。

寒武纪的翻身跟国产芯片爆发潮分不开关系。在国产替代方面,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国内企业正加速转向国产解决方案,寒武纪作为业内期盼的“英伟达平替”被寄予厚望,眼下这份漂亮的“成绩单”,是否代表着“国产替代”的盈利曙光?业内人士告诉风口财经,爆发潮确实已经来临,但是寒武纪却未必是其代表。

业内人士:寒武纪盈利不一定可持续

“应该不可持续。”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风口财经如此评价寒武纪的扭亏为盈,“寒武纪比较特殊,它之前的营收不算多,近几年也一直在亏损,这次4230.22%的营收增长,可能也是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的出货量比较小,突然出来一个比较大的订单才造成的,这个增长率能不能代表它已经有足够的实力,说实话我现在看不到。”

关于此次业绩大幅增长原因,寒武纪在财报中表示,主要系期内公司持续拓展市场,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使得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但值得注意的是,寒武纪确实存在客户集中度高的问题。寒武纪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2024年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1.11亿元,占公司年度销售总额94.63%。其中,第一大客户贡献了销售额9.30亿元的销售额,占到年度销售总额79.15%。

此外,从2021-2024年的情况看,寒武纪前五大客户变动较大。2021年和2022年,寒武纪第一大客户分别是江苏昆山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南京市科技创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报告期前五名客户中,报告期前五名客户中,第一名、第二名为本期新增客户;第四名、第五名为公司往期客户新进前五大。

2024年,寒武纪第一大客户为公司长期合作伙伴,报告期前五名客户中,第四名为本期新增客户;第二名为公司往期客户新进前五大。

寒武纪大客户频繁变动的原因可能与对手众多有关。据华尔街见闻报道,海光信息DCU产品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10%,在服务器厂商中的渗透率从5%提升至18%;龙芯中科推出支持国产指令集的AI加速卡,在政务云领域替代寒武纪份额;华为昇腾910B则通过“算力租赁”模式变相进入市场,对寒武纪的相关订单构成威胁。

除对手众多之外,寒武纪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现金流均为负,分别是-16.18亿元和-13.99亿元,且研发费用极高,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高达2.72亿。

另外,估值太高也是一个市场非常关注的问题。这位业内人士直言其为“妖股”:“不能光看它跑得热,不一定很强大。它现在股价已经接近700元/股,总市值超过2900亿元,但是出货量、营收都不够好。”

2025年国产芯片出口额增长或达到20%-25%

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说寒武纪能代表国产芯片增长的曙光,但这也不意味着后者没有迎来爆发。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目前A股已经发布一季报的芯片企业有36家,有25家净利润实现增长,占比接近七成。

通信行业专家项立刚认为,国产芯片的爆发潮已经来了。“以前我们的芯片主要是靠进口的,我们自己出口的芯片非常少,但是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芯片成为了中国第一大出口商品,出口金额达1595亿美元,芯片制造厂数量也在增加。”

他表示,虽然目前国产芯片在先进制程方面仍存在差距,但整体芯片产业正在经历高速度增长,预计2025年将持续爆发,“出口额有望实现20%到25%以上的增长。”

与此相对应的是,消息面上,美国当地时间4月15日,英伟达披露美国政府通知,其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AI芯片H20被纳入出口管制清单,需“无限期”申请许可方可对华出口。

项立刚认为这不一定是坏事,“虽然这种限制使得中国部分企业无法购买到原本计划使用的H20芯片,但这也促进了国产芯片的替代发展。事实上,即便在没有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中国也一直在推动国产芯片的发展,以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

他表示,中国在芯片产业上已取得显著进展,包括成熟的制造能力、更接近市场的优势、新建工厂的高水平技术和较低的成本,这些都增强了中国在成熟制程领域的全球竞争力。“当然,在先进制程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主要是在提高产能方面,我相信再过两三年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他提到,在提高计算能力方面,一是可以提高单个计算卡的效率和能力,二是通过整合全国多个数据中心的算力,实现大规模的计算任务,如模型训练,从而减少成本和资源浪费。“中国具备通过集中力量和资源共享来优化计算资源利用的优势。”他说。

国产芯片企业扎堆IPO,估值或提高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多家国产芯片厂商相继开启IPO进程。

具体来看,国内GPU龙头之一沐曦集成于今年1月完成上市辅导备案;燧原科技于去年8月签署上市辅导协议;AI芯片独角兽壁仞科技、摩尔线程分别于去年9月、11月完成上市辅导备案登记。

“芯片是中美贸易战中的一个重要谈判筹码,也触发了中国芯片加大研发,当下进展一日千里,吸引了不少资本的关注,企业能够把握上市窗口,是上市的成功关键之一。”外资投行董事总经理朱泉星对风口财经表示。

眼下,政策与市场正在释放更多利好。4月1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紧急通知,明确“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流片地”认定,即晶圆制造工厂所在地决定芯片原产地。这意味着,即便芯片设计或封装环节在国外,只要晶圆在国内流片,即可视为“中国制造”。

早在去年7月3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也发布《关于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作用促进本市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市场表现方面,科创芯片50ETF的表现不俗,同样显示出投资者对半导体行业的兴趣浓厚,市场对于科技自主创新领域的关注度和支持力度正在增加,全球科技领域的高速发展同样为芯片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寒武纪的高市值或许对其他拟上市企业起到“标杆作用”,“寒武纪市值上升,代表了市场对它们的期望。”朱泉星表示,“如果同行业类型的企业估值高,或者行业政策支持或市场氛围等改善,会带动提升同类型的IPO估值。”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谢文倩)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编辑:王雪

相关文章
文旅产业“剧本杀”来了!重庆探索融合新赛道
2025-04-22 22:54:00
V观财报丨中国一重:副总裁关永昌、刘轶辞职
2025-04-22 16:19:00
国产芯片企业扎堆IPO,估值或提高
2025-04-22 14:28:00
这个春天,南京六合法院逐“绿”而行
2025-04-22 14:24:00
三博脑科实控人被内蒙古监察委留置 公司无当地业务
2025-04-22 14: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