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阿春报道 近日,辽宁省交通运输厅发布《2025年上半年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发展多式联运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全省沿海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达111.4万标箱,其占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比重16.7%,运量及占比分居全国第二、第一。
据介绍,该情况通报全面展示了我省在多式联运发展与运输结构调整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今年上半年,全省沿海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达111.4万标箱,同比增长19.3%,完成全年目标的57.1%。不仅如此,铁路货物周转量578.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2%,占比超全国平均水平10.6个百分点;水路货物周转量373.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7.4%。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我省在运输组织模式持续创新。沈阳铁路局新开通蒲河-广州集装箱快速班列,“大连至长春”城际货运班列运输效率提升50%。沈阳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成功获批国家级班列集结中心,创新开展“关铁融合”+“7×24小时预约通关”便利举措。
不仅如此,东北三省一区交通运输厅联合印发《2025年度“北粮南运”交通运输保障工作要点》,组建“北粮南运”协作机制。通过粮食“散改集”、新开运输航线、“以箱代库”“车船直取”等务实举措,实现粮食运输效率大幅提升,粮食损耗得到有效压降。上半年,全省完成粮食转运4527万吨,同比增长30%,运输环节粮食损失比例控制在1‰以下,“北粮南运”降本增效做法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在绿色化智慧化发展方面,我省新增3家网络货运平台企业,总数达到55家,累计整合社会零散运力4.4万辆,完成运单18.4万个,交易额4.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