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内江高新区白马园区的四川雄富蕊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雄富蕊能公司),10条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原材料经过切割、贴片、绑定、组装等自动化处理后变成显示屏模组陆续下线打包。
雄富电子产业园(摄影:李万简)
雄富蕊能附近,还布局有不少电子信息企业。从2019年引进明泰微电子开始,内江高新区陆续招引培育长川科技、晶益通、晶导微等电子信息企业,逐步形成涵盖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测的全产业链条。
内江电子信息产业园
“大家都在电子信息的链条圈子里,我的供应商可能就是邻居的客户,大家资源共享,可以抱团发展。”雄富蕊能公司副总经理陈世洲将产业链形象地比喻成一个“生态圈”。
见证产业发展壮大
企业之间相互沟通共享资源
2023年3月,雄富电子产业园正式投产,主要生产TFT液晶显示屏及AMOLED模组、电容触摸模组及LED背光显示模组,为知名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设备、工业控制及游戏机等集成商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在显示屏模组车间,记者看到,一台台全自动贴片机将芯片压到ITO线路上进行驱动,几名工人穿梭其中,监测设备运转,对产品功能进行检测。
“整个流程有20多道工序,平均每3.5秒就生产一块显示模组。”陈世洲介绍,车间显示模组日产能达到了10万片。目前,市场需求量大,订单充足。
从2020年建设到2023年投产至今,陈世洲见证了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发展过程。“从开始的数家企业,到现在产业链条配套,人流量大了,生活配套也越来越完善。”
陈世洲坦言,当初选择高新区主要看重这里“成渝之心”的区位优势,公司能更好服务配套川渝地区上下游企业。如今,随着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形成,企业之间经常相互沟通,分享市场信息、行业动态,事实证明,企业的选择是正确的。
政策护航企业成长
十年时间实现技术和产值齐飞
来到四川乐鸿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工人正在生产电子标签,成品经过打包后,通过公司自有的物流车运到客户手中。
四川乐鸿科技有限公司车间(摄影:李万简)
乐鸿科技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主要研发生产超高频射频柔性标签及各类涂布材料,为主流行业提供标签标识服务和应用系统集成服务。
在物流行业中,射频标签被广泛应用于库存管理和货物跟踪。“618电商大促前,快递公司需求量大,所以5月我们将迎来生产旺季。”乐鸿科技人事行政部长宋清芬说。
作为一家本土企业,乐鸿科技自2015年成立以来,用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技术突破和产值提升,2020年搬迁到过渡厂房,2023年乐鸿科技RFID柔性芯片产业园项目(一期)投产,如今,二期厂房正在加快建设,预计今年9月建成。
在发展的历程中,内江高新区从政策扶持、产业引导、政务服务、人才引进、产权保护等方面,给予了企业诸多支持。“厂房建设中,帮忙办理相关证照,投入运行后,只要有困难,都会帮我们协调解决。”宋清芬总结道。
内江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形成,也为乐鸿科技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公司也在积极和周边的企业沟通合作事宜。
产业链条不断完善
借力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
3月10日,在内江高新区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新签约的3个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均属于半导体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与内江高新区现有电子信息企业在材料供应、设备配套、技术协同等方面存在显著关联。通过产业链整合,可形成从半导体材料——设备制造——封装测试——智能制造的闭环,提升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
2018年伊始,内江高新区托管胜利街道、高桥街道,并开发建设白马园区。2019年,以引进明泰微电子为标志,高新区开启了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崭新篇章。
封测产业从零起步,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截至目前,内江高新区已相继招引集聚了封测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22户,现有规上电子信息企业11户,7户规下企业。2024年,11户规上电子信息企业实现产值27.4亿元,增长56.19%,占内江市电子信息企业的26.7%。
下一步,内江高新区将继续实施以商招商,建强电子信息产业链,主攻集成电路产业,协同扩大功率半导体产业、新型显示产业。积极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制定联盟发展规划以及运行机制,促进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市场拓展。加快川渝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中试研发平台功能建设,尽快形成中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