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国际博物馆日,观众上岗成为人艺的讲解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08:33:00    

首都剧场是什么来头?《茶馆》等经典剧目有哪些故事?5月18日,走进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答疑解惑的不一定是工作人员,也可能是“热心市民”——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我到人艺学讲解”特别活动邀请观众担任临时讲解员,从观摩学习、模拟演练到独立讲解、传递接力,向更多人介绍博物馆里70余年戏剧瑰宝的责任,落在了观众肩上。

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序厅里,有点儿“社恐”的临时讲解员戴上工作人员准备的面具,分享油画《42小时谈话》的故事。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非摄

“活动通知发出后,很快就有电话不断打给我们,询问报名方法。”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负责人吴文霞说。为了让更多真正热爱戏剧的观众参与进来,临时讲解员的名额以先到先得的方式现场发放,早上不到8点半,距离活动正式开始还有两个小时,人艺的院子里便排起了队。博物馆共设序厅、历史厅、人物厅、剧目厅等8个讲解点位,每个点位都备有图文兼具的资料卡片,经过工作人员的“培训”,临时讲解员“火速”上岗,大家的热情、渊博,让吴文霞和同事们觉得惊喜又温暖。

“我们特别真切地感受到,人艺的观众真是卧虎藏龙。”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熊国平负责历史厅的点位,不少“铁粉”对剧院发展历程如数家珍般的了解、流畅大方的“台风”让他印象深刻。还有观众用自己的见闻和专业知识反哺给博物馆许多启示,比如,在讲解序厅的油画《42小时谈话》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侧重从人艺4位奠基人曹禺、欧阳山尊、赵起扬、焦菊隐的艺术理想谈起,分享人艺的建院方针,但在懂画的人眼里,这幅油画的构图和笔法大有看头;深谙建筑之道的观众剖析《武则天》的舞台模型,从盛唐宫廷的建筑风格延伸开去,旁征博引,滔滔不绝;有观众在人艺看戏几十年,他们分享脑海深处关于某部剧目的演出记忆,鲜活生动……

观众学习并讲解道具知识。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非摄

“真轮到自己开口介绍,一边要捋顺语言,一边要尽可能覆盖要点,真的有些紧张。”张先生体验了一把讲解曹禺先生创作《雷雨》的经过,被其他观众注视、倾听,几分钟下来,他手心里已经有点冒汗,不过紧张归紧张,《雷雨》问世的始末,已经“像雕刻一样”留在张先生心里,“绝对不会忘记”。而上至鬓发如霜的长者,下至穿着校服的孩子,这一天,一百多位临时讲解员在戏剧博物馆里各有收获。“有一位小朋友虽然还不了解舞台上的角色,但他说,自己通过讲解学会了怎么用真情去感染别人,这也是一种成长。”吴文霞说,这次集学习、扮演、体验于一体的戏剧传承之旅,让观众在与历史的对话中真正成为了“文化传播者”的一员。未来,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计划开展更多的体验活动,为热爱戏剧、热爱人艺的观众提供展示的平台与情感的出口。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高倩,方非

相关文章
国际博物馆日丨非遗手作邂逅AI科技 观众现场解锁博物馆未来
2025-05-19 13:48:00
国际博物馆日,观众上岗成为人艺的讲解员
2025-05-19 08:33:00
千年窑火焕新生,“窑望未崃”开启邛崃文旅融合新篇章
2025-05-18 21:15:00
国际博物馆日丨“河”以载物 共话未来
2025-05-18 10:37:00
预计下周,北京两次雷雨天气
2025-05-11 14: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