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央媒聚焦阿拉善丨李东:坚守贺兰山三十载 脚步践行绿色使命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6 13:56:43    

近日,新华社客户端《新华全媒+》栏目刊发《坚守贺兰山三十载 脚步践行绿色使命》一文,讲述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哈拉乌管理站副站长李东,三十余年扎根贺兰山护林一线,推动保护区野生动物、植物数量增长,用脚步诠释林业人“守土尽责”使命担当的感人事迹。

全文如下

↓↓↓


↑3月20日,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防火戒严期的第一天,李东带领哈拉乌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在山中巡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李东是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哈拉乌管理站副站长。从十几岁的毛头小伙儿,到如今五十多岁的老林业人,李东扎根护林一线30余年,凭借一副望远镜、两条“长途”腿,每月不少于3次深山巡查、6次浅山巡护,累计巡护行程超过4万公里。由于林场护林员工作的特殊性,李东经常要牺牲法定节假日、双休日,长年累月坚守在贺兰山基层护林一线。在30多年的坚守中,李东用辛勤的汗水和艰辛付出阐释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含义。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92年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地处阿拉善左旗境内,总面积67709.8公顷,是我国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线和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内蒙古贺兰山保护区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保护区内野生动物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共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5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2种。作为这片野生动植物天堂的守护者之一,李东骄傲地说:“在这里数十年如一日的工作,我守护着这山,这森林,这岩羊群和马鹿群,我早已习惯,从不觉得工作辛苦。”


↑3月20日,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防火戒严期的第一天,李东带领哈拉乌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在山中进行巡查。新华社记者 马金瑞 摄


↑3月20日,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防火戒严期的第一天,哈拉乌管理站的工作人员驱车在山中巡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3月20日,李东在哈拉乌管理站整理着装准备出发。新华社记者 马金瑞 摄


↑3月20日,四名哈拉乌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在巡查中穿过结冰的山沟。新华社记者 马金瑞 摄


↑3月19日,李东在一处岩石下取出之前安装的红外相机。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3月19日,李东走向一头疑似受伤的马鹿。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3月19日,李东(中)给同事们介绍如何保护山中的苔藓。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3月20日,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防火戒严期的第一天,李东带领哈拉乌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在山中进行巡查。新华社记者 马金瑞 摄


↑这是3月19日在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马鹿(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3月20日,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防火戒严期的第一天,李东带领哈拉乌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在山中进行巡查。新华社记者 马金瑞 摄


↑这是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哈拉乌管理站(3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3月19日,李东和同事们在清点发现的马鹿数目。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3月20日,哈拉乌管理站李东、李少华、赵生辉、乌兰巴特尔(左至右)在贺兰山中的一处冰瀑上合影。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3月20日,哈拉乌管理站赵生辉、李少华、乌兰巴特尔和李东(左至右)在山中巡查时看到岩羊。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丨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相关文章
阮雾梨闻砚辞(人面桃花长相忆:后续+结局+完本)全文阅读无弹窗结局_(阮雾梨闻砚辞人面桃花长相忆:后续+结局+完本阅读全文结局)结局章节列表_笔趣阁(阮雾梨闻砚辞)
2025-04-18 09:39:00
贝壳CEO,捐了4.4亿元!曾靠房地产拿下7亿元年薪
2025-04-18 09:17:00
美到不可方物!新华社聚焦福州!
2025-04-18 09:14:00
预告丨4月19日永州图书城将开展《AI时代:弯道超车新思维》图书分享会
2025-04-18 09:12:00
白宫发言人衣服花边产自温州平阳县?当地:正关注,花边纱线是当地支柱产业
2025-04-18 09: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