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十年:广东美术馆的建构与前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10:08:00    

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的落成,为该馆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图片由广东美术馆提供。

王绍强

■编者按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和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的“全国美术论坛·广州”,3月在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成功举办。与此同时,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即将迎来开馆一周年。作为首批国家重点美术馆之一,广东美术馆如何走出美术事业高质量发展之路?馆长王绍强撰文系统梳理了该馆过去十年的创新实践与发展经验。

十年,是生命跨度的一次拓展,更是文化传承的一场接力。在近十年历程中,广东美术馆始终牢记“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历史使命,在传承岭南美术文脉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时代美术馆的创新发展之路。

一、锚定时代方位,“一馆两区”扬帆起航

作为省级重大文化标志性项目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美术馆新馆配合二沙岛馆区形成“一馆两区”新格局,并以2.4万平方米展陈空间、21个专业展厅的规模,成为华南地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殿堂之一。

新馆开放之际推出的“新时代・新跨越——广东美术馆新馆系列大展”,通过八大主题展览全景式展现中国美术发展脉络,共展出海内外700余位艺术家的近千件作品,既包含徐悲鸿、齐白石、林风眠、关山月、黄胄、拉斐尔、鲁本斯、提香等艺术巨匠的经典作品,也涵盖近年来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的最新成果,主题多元、内容丰富、规模宏大。

二、学术赋能策展,再塑新时代广东美术影响力

过去十年,广东美术馆构建起“学术研究+展览展示+公共教育”三位一体的创新发展机制,累计举办展览超300场,涵盖现当代艺术、岭南文化、国际交流等多维度。通过系统梳理本土艺术脉络、打造特色学术品牌,广东美术馆逐步实现从区域性美术馆向国际学术平台的转型。

在策展机制创新方面,广东美术馆构建起具有历史纵深感与学术前瞻性的展览体系。一方面,2017年在中国美术馆和广东美术馆展出的“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系统呈现了广东美术百年来丰硕的艺术成果与美术史研究,推动了对广东美术现象的学术研究与再认识;“乡土人间——1949年以来乡村题材美术作品研究展”“时代风华——20世纪中国美术名家精品展”等系列展览,梳理1949年以来广东美术发展脉络。另一方面,在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广东美术馆以个案研究为主体的策划思路,推出廖冰兄、王肇民、潘鹤、关良、胡根天、汤小铭、林丰俗、林墉等10余位艺术名家的专题展览,构建起完整的广东近现代美术学术谱系。

在学术品牌建设方面,广东美术馆构建起“核心品牌+特色项目”的矩阵式发展格局:以“广州三年展”为旗舰品牌,持续深化其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国际对话平台的定位;将原“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升级为“广州影像三年展”,完成从摄影媒介向影像艺术的跨学科转型;2024年创新推出“广州设计三年展”,形成“当代艺术+影像艺术+设计艺术”的三维品牌架构。此外,在当代艺术研究的推进方面,广东美术馆通过多个个案梳理当代艺术家的创作脉络与视觉呈现方式,举办肖恩·斯库利(Sean Scully,英国)、丁乙、贝纳·维内(Bernar Venet,法国)等艺术家个展,为当代艺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和案例。

三、激活藏品价值,打造艺术品保护与修复高端平台

2017年,广东美术馆系统接收省政府直属国有宾馆所藏718件20世纪艺术珍品,涵盖京津画派、海上画派、长安画派、新金陵画派、岭南画派等重要艺术流派的藏品,汇集了吴昌硕、陈师曾、刘海粟、陈树人、高剑父、齐白石等诸家作品。为最大化激活藏品价值,广东美术馆启动对这批作品系统性修复与研究展示工作,以“时代风华——20世纪中国美术名家精品展”为起点,梳理这批作品的内在逻辑,直至“觉醒时代——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的传承与演变”,以最完整的面貌呈现于新馆开馆展览。

广东美术馆自建馆就非常重视艺术品保护,是国内较早推动艺术品保护和修复的美术馆之一。2017年,在广东省委宣传部与广东省文化厅的支持下,组织“广东美术馆藏品保护与修复科学检测室”;2019年,新设艺术修复部,进一步提升藏品保护和修复的规格和扶持力度;2024年,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艺术品保护与修复中心依托广东美术馆正式成立,并特别策划“跨越时空的守护——艺术品保护与修复专题展”,打造华南及大湾区艺术品修复和保护工作的高端平台。此外,为了让美术文献更好地发挥价值、服务公众,广东美术馆于2017年8月成立了“古籍文献修复室”,对古籍文献进行有计划的系统修复,2022年1月美术文献研究中心图书馆恢复免费开放。

四、人才孵化培育,推动文化艺术交流互鉴

广东美术馆于2017年启动“7号空间·广东美术馆青年艺术家学术提名展”,为青年艺术家提供一个呈现创作现状、梳理创作逻辑、展示创作成果的独特空间。目前,该系列展览已成功举办三届,展示了34位(组)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艺术家的作品,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青年艺术家发展的重要生态风向标。同时,作为广东省美术馆协会会长单位,自2020年启动“广东省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以来,已完成了3个年度计划的征集与评选工作。该项目得到了全省各美术馆和策展人的热烈响应,遴选并扶持近百个展览项目,有力地推动广东省内美术馆青年力量的建设,进一步激活了区域艺术生态。

近年来,为助推人文湾区建设,广东美术馆还积极推行优秀展览“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与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以及东欧等国家和地区保持紧密联系。“岭南意象——中国广东当代水墨八人展”(巴黎)等展览活动不仅丰富了美术馆的展览内容,也提升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国际影响力。

五、项目频频获奖,探索现代美术馆管理新模式

十年来,广东美术馆凭借敏感的艺术嗅觉、深厚的研究水平、创新的展览策划方式和广阔的国际视野,在中国艺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与地位。在活化馆藏方面,近年来“游艺东西:关良的风格史研究”“新时代赋”等七个展览荣获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优秀展览项目;在优秀展览项目策划方面,广东美术馆独立策划的“复相·叠影——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第六届广州三年展——诚如所思:加速的未来”等六个项目获得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或提名项目;在收藏研究领域,自2016年以来,“郑爽捐赠收藏项目”“尚涛捐赠收藏项目”等五个项目获得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在公共教育方面,广东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始终秉持“艺术使生活更美好”的核心理念,以观众需求为导向,2024年的“厚观达物——艺术示范课系列活动”等多个项目获得了全国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项目或提名项目。

2024年5月,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落成开馆,为广东美术馆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面对“一馆两区,错位发展”这一全新格局,我们积极探索现代大型美术馆管理的新模式:新馆作为全新地标,在建筑面积和硬件设施方面对标国际水准,聚焦于中国当代艺术和国际当代艺术发展生态的研究,积极探索国际艺术交流与合作,努力建成集展现岭南文化“双创”成果、推进人文湾区建设、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等功能于一体,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当代美术场馆;二沙岛馆区的定位更多是基于对其历史沉淀的考量,重点对20世纪以来的近现代广东美术进行研究,致力于构建广东近现代美术史研究的重要基地。同时,二沙岛馆区会着重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及华南地区艺术品保护和修复工作,力求为广东美术、文博事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作者系广东美术馆馆长)

相关文章
冲上热搜!李佳琦称“不建议普通女生做医美”:没钱没闲别做了
2025-04-15 16:19:00
CBA季后赛:山西42分大胜广东 取得系列赛“开门红”
2025-04-15 13:09:00
佛山一季度经济观察 | 信心足、建设快!重大项目跑出“加速度”
2025-04-15 11:13:00
为全球客商搭建“空中桥梁”,广交会期间南航增加运力投入
2025-04-14 21:45:00
苏炳添“跑不动了”?
2025-04-14 08: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