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杨雪
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年,但李生德依然记得20世纪60年代左右人们在沧口广场打够级的情景。一个水果筐倒扣过来、一张报纸、几副牌、6个人,打着打着小小的纸牌游戏就成了非遗。此前,青岛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李沧区申报的“够级扑克游艺”成功入选,成为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从街坊们的牌桌走上非遗名录,小小纸牌的发展和申遗之路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纸牌方寸:老沧口的智慧密码
虽然是一个工作日,但在青岛市李沧区沧口公园,依然围满了够级牌友。6位街坊一凑,小桌一支,一场牌局就此展开。听说近期够级申请青岛市非遗成功,老街坊们边摸着牌边感叹:“我们也是会非遗的人了。”而在网络上,够级申遗的讨论热度也是只增不减。“我也是本土非遗传承人了。”“非遗传承从我开始。”而作为山东人“最硬核”的棋牌类游戏,够级其实是土生土长的“青岛娃”。
刻在山东人“基因”里的够级最初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左右的青岛老沧口。谈起当时人们打够级的景象,今年77岁的李沧区民俗专家李生德记忆犹新。“当时我才12岁,就在离我家不到100米的沧口广场的东南角,很多工人闲暇时刻就会在这打牌。拿个小桌子,甚至水果篮倒扣,把报纸一铺,几个人就开始打了。”
够级最初是从“争上游”的玩法开始的,大压小,后来发展成为“打落科”,此时基本形成了6位参与者,分为两队竞技的形式。后经过市民鞠建秋、刘小本等7人的完善,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够级玩法。“其实最初鞠建秋他们也尝试过不同的打法,8个人、10个人他们都有尝试过,但最终发现6个人4副牌,分成两拨,这么打是最好的。”李生德说。
够级一般有6名参与者,使用4副扑克牌,以尽早打完自己手中所有的牌判断为胜。游戏中交叉 3 人为一方,称“联邦”。够级分牌时人均36张,按照够级规则发牌,以先发完牌者为胜,谓“争科”。第一名为“头科”,第二名为“二科”,依次类推,最后手中余牌未发者为败。
李生德介绍,够级的兴起和传播与青岛工业的发展史是密不可分的。老沧口作为当时青岛的工业重地,聚集了众多的工人,尤其是纺织工人。“当时青岛有个特点就是‘南宿北工’,工人每天上班大概要1个多小时的时间。在班车上闲来无事,大家就用4副扑克1张报纸,这么打起来了。”
工具简单、方法简单、入门容易,工人班车上打、闲暇时候打,知识青年们又把够级带到山东乃至全国各地,留学生们又将它带出国门、走向世界,带有“青岛基因”的小小纸牌就这么推广开来。
小小纸牌何以非遗?
在李生德看来,够级无论从历史发展脉络还是对城市性格的反映上,都是李沧区最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之一。对于许多够级牌友而言,够级的申遗成功可能出乎意料,但对李生德等文化工作者来说,够级成为非遗是“迟早的事”。“我认为够级申遗是迟早的事,但没想到今年就成功了,有些意外之喜。”
全国各级非遗名录中,纸牌类游戏在册的数量并不多,够级如何突出重围成功入选?李生德认为,广泛的群众性和传播性是基础。够级能在山东乃至全国风靡,首先是它的工具简单。“几副扑克牌一张报纸,茶余饭后随处就可以打起来了。”其次就是规则简单好学,容易上手。 再就是团体竞技不涉及钱,“谈钱容易伤和气”。这些都让够级成为在群众当中广泛传播的一种牌类游戏,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感情的一种特殊方式。
实际上,早在2008年,够级就已经被列入青岛市李沧区首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此次申请青岛市非遗成功,李沧区文化馆馆长辛怡茜也激动万分。在她看来,够级当中所体现出的团结、合作、共赢的团队精神,是很多牌类游戏当中没有蕴藏着城市基因在其中,因为李沧是一个老工业区,够级也是从工厂工人当中慢慢发展出来的,工人当时在工作中的团结协作的精神,也是在够级娱乐当中体现出来了,所以对我们而言够级是李沧区的珍宝。
此外,够级拥有的深厚的文化根基也是它能够脱颖而出的原因。“够级当中体现了很深厚的儒家‘仁’的思想。‘高手不争科’,打了落科最后一个走的可以先摸牌,这些都体现了尊重弱者的儒家传统,展现了够级这项民间智慧的包容。”李生德说。
城市涌动的够级“基因”
在李沧区的沧口公园,无论你何时去转上一圈,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涌动着的够级“基因”。街坊们牌局打得热火朝天,少的时候十几桌,多的时候能到二十多桌。“我们天天打,每天都来,老同事出来凑在一起说说笑笑消磨时间,比躺在家看电视睡觉好多了。”市民戴先生已经是十几年的资深牌友,而牌局上的刘阿姨则已经有三十多年的牌龄。“青岛人就爱打够级,有时候这边的桌子都不够用。”戴先生说。
从2017年起,李沧区文化馆每年都会举办够级文化节,到如今已经连续举办了8年。“每个街道都会层层铺开,100多个社区同时参与,每年吸引10万余人参与,千余支队伍同台竞技。最多的一场我们有1万人同时打够级,场面非常壮观。”辛怡茜介绍。
中年人、老年人喜欢线下打,在公园、街边随处可见够级牌友的身影。而年轻人则是把舞台放在了线上,近几年涌现出像多乐够级、同城游够级、微乐够级等线上可以玩的够级游戏。不少年轻牌友甚至加入直播大军,每天定时在网络平台直播打够级,收获了不少粉丝。
步履不停,够级的发展之路将如何延续?辛怡茜表示,下一步,李沧区文化馆将借着够级成功入选市级非遗的东风,继续举办够级文化节,把活动的品牌做好。“再一个我们还想做一下延伸,开发一些和够级相关的文创产品,讲讲够级的故事,和文旅产业做好融合,把够级做得更加家喻户晓。”
从单一的游戏做成相关产业链,够级做好文旅融合如何“破圈”?李生德建议,首先,够级要想更好地传播推广可以有一个标志性的东西。“比如设计一个标志,把够级的元素融入其中,在够级文化节的时候进行推广。”其次,可以考虑把维客沧口广场改造成为够级广场,加入一些雕塑、文化长廊等,讲好够级故事、够级历史,“有地、有景、有故事”,成为一个文化地标性的存在。
从文化“区宝”到青岛“市宝”,够级的申遗成功为下一步的继续申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为将这种团队精神、民族精神进一步传播推广提供了窗口。从街坊们方寸之间的牌桌走上非遗名录,够级的发展之路步履不停,还在继续。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