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江永:药材飘香产业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7:24:00    

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陈丽华 吴雨晴)近年来,江永县千家峒瑶族乡立足生态优势,将中药材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规模种植+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让“药香”变“财香”,成为群众致富的“金钥匙”。

在千家峒瑶族乡刘家庄村的白首乌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忙着打洞、栽苗、覆土有序种植白首乌。白首乌生长于都庞岭海拔700米以上的阴坡,对肾病、肠胃病有着显著调理功效,被瑶民称为"山中仙草"。 2012年,返乡创业的卢世旺经过四年探索,成功将野生白首乌移栽到田间,成为可规模化种植的高效经济作物。

江永县千家峒瑶族乡刘家庄村种植户卢世旺说:“我今年种植了200多亩的白首乌,白首乌的根和茶每亩大约产值就是2万多元,全年这个200多亩的产值就是300多万元,产品销往到全国各地。”

为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卢世旺成立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提供种苗、技术、收购一站式服务,既激发村民种植热情,又实现“务工+产业”双增收。

江永县千家峒瑶族乡刘家庄的村民刘秀说:“我在这儿种白首乌已经五年了,每天能挣一百块钱。我自己家里也种了两亩多,一年能有万多块钱的收入。”

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下,白首乌产业链不断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基地通过与湖南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深度合作,已成功开发出白首乌固体饮料、口服液、养生茶饮等深加工产品,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卢世旺表示:“我们公司用基地的原材料(亩产约100斤)生产固体饮料和口服液,经过精深加工,公司年产值能突破1亿元。”

目前,千家峒瑶族乡白首乌种植面积达265亩,带动就业人数达 200 余人,带动40余户村民增收致富,户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

相关文章
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
2025-05-13 12:17:00
煤渣倾倒耕地,多年难以恢复?人民日报记者调查
2025-05-12 09:43:00
今起3天,北京36家公共安全教育基地向公众开放体验
2025-05-10 11:48:00
村民活动场所再升级!天堂镇石坑村文化广场落成启用
2025-05-09 10:04:00
“五一”游资阳丨 假期首日 雁江水上运动基地迎来游客热潮
2025-05-02 1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