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国创新药企争相迈过盈利门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04:40:00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本报记者 赵语涵

近期,多家创新药企亮出2024年度业绩报告。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底,已有神州细胞、复宏汉霖、艾力斯、特宝生物等14家Biotech(生物科技创新公司)公告实现年度盈利,较上年大幅增多。从“烧钱”到逐步实现“造血”,经历中国创新药快速发展的第一个十年后,越来越多生物科技创新公司正迈过盈利门槛。

创新产品上市快速提振业绩

Biotech(生物科技创新公司)通常指利用生物科技开发创新药、疗法、诊断工具、生物制品等的公司,与跨国药企相比,它们创立时间相对较短、规模较小,但极具创新活力。在我国,已实现盈利的十余家Biotech大多成立超10年,经历了2015年起的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并伴随2018年港股生物制药公司上市制度改革和中国科创板的建立实现快速发展。

在生物医药这个公认周期长、投资高、风险大的赛道,多家创新药企通过其创新“拳头产品”实现企业盈利,其中肿瘤药物是热门领域,罕见病、慢性病新药也是不少药企深耕的领域。

依靠爆款单品,艾力斯2024年实现总营收35.58亿元,同比增76.2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4.24亿元,同比增121.08%。公告显示,其核心产品甲磺酸伏美替尼片(商品名“艾弗沙”)销售收入高达35.06亿元,占总营收98.54%。伏美替尼是国内第三款、国产第二款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

神州细胞依靠罕见病领域的创新药突围,去年首次实现扭亏为盈。公司2024年业绩快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5.13亿元,同比增33.1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2亿元。公司核心产品安佳因2021年7月获批上市,是我国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重组凝血八因子产品,适应症为罕见病甲型血友病。2023年,安佳因实现销售额约17.8亿元,在同类产品市场中占有率第一。

研发实力获国际巨头认可

积极推进全球化战略,通过与跨国药企合作等方式布局全球市场,也成为中国创新药企走向盈利拐点的关键因素。

由于自身经营规模有限,不少中国创新药企通过与跨国药企合作对外授权走入全球更多市场。百利天恒、和铂医药、和誉医药均在2024年依靠对外授权合作交易实现盈利。

以和铂医药为例,该公司2024年税后利润为730万元至2200万元,经营现金净流入2.2亿元,创历史新高。根据医药魔方NextPharma全球新药数据库,该公司已经对外达成合作45次。其中,与海外药企的合作高达27次,涉及阿斯利康、辉瑞和艾伯维3家跨国药企。

在业内人士看来,授权合作加速发展的背后,是国际药企巨头对中国创新药企研发实力的逐步认可。对于跨国药企而言,由于中国创新药企具有能力效率较高、国内研发成本相对低等优势,已具备研发出行业首创和行业最佳产品的潜力,因此跨国药企倾向

从中国持续补充新药研发管线。

股价回暖传递利好信号

目前,还有更多生物科技创新公司正加速奔向盈利拐点。

作为国内创新药“一哥”,百济神州去年全年收入272.14亿元,同比增56.2%,净亏损较上年显著收窄。百济神州首席执行官欧雷强今年1月曾表示,预计公司将实现2025年全年经营利润转正。受业绩提振消息影响,百济神州股价上扬,于2月21日以3107亿元市值首次登顶A股“医药一哥”。另一家创新药领先企业再鼎医药也于2月底发布公告,预计今年实现经营利润转正。

创新药企业绩向好,加之今年开年DeepSeek爆火带动资本市场对高科技创新领域关注,创新药企股价也迎来一波“小阳春”,港股创新药ETF今年以来涨幅超20%,和铂医药大涨超3倍,加科思大涨近两倍,百济神州港股价格创历史新高,上涨近50%。创新药企这一波股价回暖,或将释放其估值重构的利好信号。

相关文章
美股低开
2025-04-04 21:49:00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2025-04-04 18:37:00
翻译家赵德明去世,他将拉美作家略萨带进中国
2025-04-04 12:00:00
文化中国行 | 绘说清明:清风寄相思 踏青赏春光
2025-04-04 10:44:00
路博迈中国机遇混合财报解读:份额缩水32%,净资产下滑36%,净利润亏损1530万,管理费280万
2025-04-04 10: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