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大连理工大学:35万英才背后的硬核实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3:38:00    

大连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大工”)是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全国首批“985”“211”工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是30所入选教育部首批“国优计划”高校之一、31所中管高校之一、32所具有中央部委选调生资格的985高校之一。

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均为院士。



*以上数据截止到2024年5月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是大工人一直以来的初心使命


大工先后为党和国家培养了35万余名优秀人才: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尉健行,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中国激波风洞第一人俞鸿儒,改革先锋100人、著名企业家倪润峰……一批学术大师、工程帅才、行业精英、治国栋梁从这里走出,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

大连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前身)是享有盛誉的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


大工人用心血和汗水创造了诸多“第一”,第一台激光器、第一艘核潜艇、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深度参与了国家自力更生、走向强大的过程。进入新时代,我国首枚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国产航母、C919大飞机、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多次刷新世界纪录的“蛟龙号”……这些让世界为之惊叹的“奇迹”,“国之重器”研发和“大国工程”建设的背后,都凝聚着大工人的心血。


大连理工大学在先进制造、结构优化等领域的多项科研成果应用于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为助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飞天作出了重要贡献。

大连理工大学“结构强度与轻量化设计”国防科技创新团队运用航天薄壁结构设计科技,为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减重1145公斤,并应用此项技术研发出高性能滑雪头盔,为北京冬奥助力。


育才报国 星光璀璨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校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建平,曾在央视《朗读者》节目中深情回忆:“我要去大连理工大学,因为这里是中国计算力学最好的学校!”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院士,1984年获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硕士学位。


学校育人水平持续提升,

近三届牵头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9项

位列全国高校第13

国家“双万计划”一流专业74个

居全国高校前列

国家级特色专业23个

排名全国高校第12

国际实质等效的认证专业27个

排名全国高校第2

获批97门国家级一流课程

排名全国高校第12

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46门

排名全国高校第11

拥有国家拔尖计划2.0基地5个

国家“强基计划”专业5个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

位列全国高校第9位

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中心3个

位列全国高校第1

思政教育、创新教育、工程教育多点开花:

首批10所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

国家实施工程教育改革试点学校……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学校整体生源质量持续提升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始终保持在全国前列


科研强盛 名师云集


大工面向国之所需,坚持基础研究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双轮驱动”,推进有组织科研、全链条创新,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01年以来学校斩获国家科技成果奖励63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34项

十年内两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高性能精密制造创新团队”荣获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创新团队),是当年获此奖项的唯一团队

由郭东明院士领衔的“大连理工大学高性能精密制造创新团队”,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创新团队),成为2019年度获此奖项的唯一团队。


科研成果离不开高水平平台支撑,

大工拥有4个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

22个国家级科研基地

面向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了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新域新质平台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字号”科研平台。

近两年,

学校科研经费快速增长,年均增幅近30%,将实现三年翻倍;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成果加快转化,

参与工业母机、光刻机、“天问一号”火星车、“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等重大战略工程;

首颗师生自研的“大连1号-连理”卫星成功入轨。

2023年5月10日21时22分,由大连理工大学设计研制的大连1号—连理卫星搭乘天舟六号货运飞船飞向太空;2024年1月18日14时许,该卫星成功释放入轨,开始执行在轨科研任务。


大工持续强化在化学化工、装备制造、海洋工程等领域优势,

布局“两精一微”特色方向,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特色突出,实力顶尖,创新卓越,剑指一流!

大工坚持有组织、全链条科技创新,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组织服务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构建“顶尖工科、优质理科、精品文科、新兴医科”学科格局,

建设“8+1”学科集群,聚力发展医学学科

大连理工大学整合优势资源,建设“8+1”学科集群,进一步深化优势学科群的汇聚融合、协同攻关效应,带动全校学科整体跃升、协同发展。


在备受关注的ESI排名中

12个学科领域进入

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

4个学科领域位列世界前1‰

工程学学科排名全球前1‱

国际交流机会多、平台高


大工目前与45个国家和地区的318所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政府部门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入22个国际大学联盟。依托学校优势国际化教学科研资源和国际化基金支持,学校实施本研一体国际化人才培养,现有各类长短期国(境)外交流项目近400项。






毕业生薪资待遇高

就业地域不限


在《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行榜》中,大工毕业生薪资待遇位列985高校第14位。

往届甘肃考生整体就业单位主要分布在甘粤沪浙等省市,回甘就业主要去往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华天科技、甘肃省选调生。



宿舍空调全覆盖,

来大连看海、来大工滑雪


宿舍空调全覆盖,楼内设有带隔断的淋浴间、体育中心。大连市经济发达,居东北三省所有城市之首,有14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于此。近五年,大连“蓝天”天数始终都在300天以上,2023年收获319个蓝天,市区内达标天数比例接近90%。大连在国内宜居城市排名第2,在国家统计局等单位联合评选的“十大”大美城市中,大连排名第1。





大工甘肃招生咨询群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

相关文章
大连理工大学:35万英才背后的硬核实力
2025-04-23 13:38:00
我国草原工作取得历史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2025-04-23 08:11:00
民政部:从未设立或批准设立“一脉养老”“惠民工程”项目 有关App涉嫌诈骗
2025-04-22 09:18:00
新闻纵深·聚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石油集团物探首席专家张少华:打造地球“透视眼”
2025-04-22 07:39:00
武汉明确:普高扩招1.1万人
2025-04-20 10:10:00